PP制品改性專用材料-TPE增韌劑系列
熱塑性彈性體具有硫化橡膠的物理機械性能和軟質塑料的工藝加工性能。由于不需再像橡膠那樣經過熱硫化,因而使用簡單的塑料加工機械即可很容易地制成最終產品。它的這一特點,使橡膠工業生產流程縮短了l/4,節約能耗25%~40%,提高效率10~20倍,堪稱橡膠工業又一次材料和工藝技術革命。制造加工熱塑性彈性體的主要兩種方法是擠塑和注塑成型,模塑成型用得極少。通過注塑成型來制造加工熱塑性彈性體,既快速又經濟。用于一般熱塑性塑料的注塑成型方法和設備均適用于熱塑性彈性體。
PP產品一折就斷了,很多客戶碰到這樣的情況,特別是一到冬天,PP產品接口處一脫模就有裂痕,改善PP斷裂,只需要增加增韌劑,添加5%左右,攪拌均勻直接注塑或者擠出。
為了使該塑料有良好的耐候性,在塑料中加入適量的防老化母料或抗氧劑,經測試,試片在氙燈紫外線輻射1000h,相當于一年的時間,沖擊強度、拉伸強度保持率分別為88%和86%.氙燈紫外線輻射3000h,相當于三年的時間,沖擊強度和拉伸強度的保持率分別為74%和71%,優良的耐老化性能,使該塑料的使用周期長,縮減了廢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
增韌劑 應用于PP改性
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但它的成型縮小率大、易翹曲變形等缺點,限制了其在結構資料和工程塑料方面的應用,對系統舉行增韌改性,同時配以碳酸鈣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使復合資料取得各項平均的力學性能,拓展了聚丙烯的應用空間。
1、碳酸鈣的活化
增韌劑廠家發現隨著復合資料工業的快速發展,碳酸鈣已不僅僅是一種填充劑,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改性劑。在聚丙烯共混改性系統中,加入碳酸鈣可以降低制品的成型縮小率和原料成本,提高改性聚丙烯制品的剛性和耐熱性,但是,碳酸鈣是無機填料,與聚丙烯的相容性較差,所以在使用前需舉行活化處理,以提高碳酸鈣與聚合物分子鏈的結合力,提高填充聚丙烯資料的力學性能,增韌劑廠家建議使用1000目以上的重質碳酸鈣,經干燥處理后投入高速攪動機中,然后加入適量的磷酸脂偶聯劑,高速攪動15-20分鐘,對碳酸鈣舉行活化處理或者直接使用1000目以上的活性重質碳酸鈣。
在共混系統中隨著活化碳酸鈣含量的增加,系統的沖擊強度先快速增加,30份以后增加緩慢,40份以后沖擊強度降低,用偶聯劑活化過的碳酸鈣,能使資料的沖擊強度增加,這是因為活化碳酸鈣的粒子表面發生了物理化學結構和性質的改變,更易分散在基體中,當碳酸鈣的含量超過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無機粒子集結堆積表象,使共混系統的結構建立內部缺陷,造成各項力學性能的下降,所以,碳酸鈣的用量以不超過40份為宜。
2、增韌劑對共混系統的影響
增韌劑用于PP使它既有優異的韌性又有良好的加工性。(2)增韌劑分子結構中沒有不飽和雙鍵,具有優良的耐老化性能。(3)增韌劑分子量分布窄,具有較好的流動性,與聚烯烴相容性好。(4)良好的流動性可改進填料的分散效果,同時也可提高制品的熔接痕強度。
隨著增韌劑含量的增加,系統的沖擊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有很大的提高。可見,增韌劑對PP有優良的增韌作用,與PP、活性碳酸鈣有較好的相容性。這是因為增韌劑的分子量分布窄,分子結構中側辛基長于側乙基,在分子結構中可構成聯結點,在各成分之間起到聯結、緩沖作用,使系統在受到沖擊時起分散、緩沖沖擊能的作用,縮減銀紋因受力發展成裂紋的時機,從而提高了系統的沖擊強度。當系統受到張力時,由于這些聯結點所構成的網絡狀結構可以發生較大的形變,所以,系統的斷裂伸長率有顯著的增加,當增韌劑的含量增加時,系統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和彎曲模量均有所下降,這是由增韌劑本身的性能決定的,故增韌劑的含量應控制在20%以下。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防毒面具軟膠選材揭秘:硅膠與TPE憑何成主流,優勢各在哪?》
- 《揭秘醫療腳輪“環保無聲”奧秘,對比TPE、TPR、TPU腳輪料特性》
- 《中國這款獨特自行車:TPE輪胎免充氣,環保輕量且性能優》
- 《成人用品材料大揭秘:PVC、硅膠與TPE優劣對比,TPE憑性能優勢崛起》
- 《TPE材料:汽車配件的“全能選手”,優勢大揭秘!》
- 《雙色注塑包覆新探索:TPE軟膠包覆軟膠的材料搭配與應用實例》
- 《成人用品TPE/TPR超軟料制作難題剖析:選油、配方、工藝與設備要點》
- 《雙色注塑新視角:軟膠包覆軟膠的獨特應用與選材原則》
- 《TPE、TPR汽車應用氣味受關注,一文了解VOC問題與減味方法》
- 《揭秘透明 TPE 材料:特性多元、用途廣泛,環保又實用》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